卫武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MBA/EMBA项目主任) 工商管理系 Email: weiwumail@163.com 电话:+86-27-68753095
基本情况
卫武,三级教授,教育部重大人才计划青年学者,武汉大学人文社科优秀青年学者、珞珈青年学者,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珞珈领秀人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的研究兴趣与研究领域包括领导力与组织行为、AI创新生态与数智化转型、劳动与就业、科技与产业创新管理等等。围绕上述研究领域,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次),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次),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湖北省市场营销学会2003年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美国管理学会年会AOM最佳论文奖,INGRoup会议最佳论文奖,《管理学季刊》最佳评审人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以及教改项目18项。
论文发表在《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Personnel Psychology》、《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中国工业经济》、《南开管理评论》等高水平国内外期刊上,分别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3部,在清华大学出版教材1部,参与“管理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管理学”金课建设。
同时担任的主要社会兼职包括: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咨询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及后绩效评估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及成果鉴定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评审专家、湖北省科技厅评审咨询专家、江西省科技评审专家、武汉市科技局科技咨询专家、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智能制造与数智生态系统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中国式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技术与创新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孵化与创新生态分会理事、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美国管理学会(AOM)会员、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会员、《管理学季刊》评审委员会委员、《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管理评论》、《管理学报》、《管理工程学报》、《管理学季刊》、《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商业经济与管理》、《珞珈管理评论》、《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Human Relations》、《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Management Decision》、《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AOM会议和IACMR会议等杂志社和国际会议审稿人等。
教学和研究领域
教学课程:管理思维与创新(MBA)、管理理论专题(学硕)、管理学理论专题(博士)、组织行为理论前沿专题(博士)、组织理论与组织变革专题(博士)、《管理学原理》(本科)、《管理研究方法》(本科)
研究领域: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创新创业
学术经历
工商管理系三级教授,武汉大学,2020年11月-至今
工商管理系四级教授,武汉大学,2013年11月-2020年11月
访问学者,美国华盛顿大学Foster商学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
工商管理系副教授,武汉大学,2008年11月—2013年11月
讲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年7月—2008年7月
企业管理与实践经历
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1997—1999年
咨询与培训经历(政府或企业)
长期对各类企业进行组织行为学、管理学基础、管理思想演进与现代管理思维、管理者管理技能的提升、管理者科学思维、管理科学与领导艺术、目标管理、计划与战略决策、沟通技巧与领导力开发、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员工激励与高效沟通、管理思维与决策艺术、高绩效团队建设与执行力打造、领导力与执行力提升、行为决策与管理心理、管理群体决策、目标管理与绩效管理工具、数智时代领导者的(战略)创新思维与组织变革、计划思维与决策艺术等内容的培训;
培训的企业包括精伦电子、东风汽车集团、马应龙药业集团、远光软件集团、粤港供水、中铁集团、北京城建集团、柳州北城集团、广州博雅母婴、湖北农资控股集团、建行襄阳分行、海洋王照明、江西省水利厅、冲电气实业、深圳高速、徽商银行、太平洋养老保险、日照烟草、山东中烟青岛卷烟、南航股份湖北分公司、东方航空、航空工业上电所、陕西省检察院、佛山明康实业、国网湖北省电力、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行湖南省分行、渤海银行等。
获奖与荣誉
荣获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科)“三等奖”,“The Mixed Blessing of Leader Sense of Humor: Examining Costs and Benefits”
荣获湖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企业的可见性和脆弱性有助于提升对利益相关者压力的认知及其反应吗?动态能力的调节作用”排序第一。
荣获湖北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The Mixed Blessing of Leader Sense of Humor: Examining Costs and Benefits”排序第一。
荣获2017-2018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The Mixed Blessing of Leader Sense of Humor: Examining Costs and Benefits”排序第一。
荣获2019-2021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The Role of Moral Decoupling in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道德脱钩在亲组织不道德行为前因和后果中的作用)”排序第一。
荣获Interdisciplinary Network for Group Research (INGRoup) 最佳论文奖,Examining the Impact of Team Secrecy on Team Innovation. 18th Annual INGRoup Conference.
荣获美国管理学会年会AOM最佳论文奖,“Polluted work: A self-control perspective on air pollu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ual Meeting”,Vancouver.
荣获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uther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SMA)最佳论文奖,Develop to impress? Examining how developmental job challenges influence impression management and turnover intention.
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后绩效评估为“优秀”。
荣获武汉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中国环境下企业非市场(政治)与市场资源、策略和绩效及其关系研究”排序第一。
荣获武汉大学第十四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Integrating nonmarket and market action, response, and initiating firm performance in competitive dynamics”排序第一。
荣获湖北省市场营销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企业政治行为与策略”排序第三。
荣获《管理学季刊》最佳评审人奖
荣获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青年学者”称号。
荣获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称号。
荣获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珞珈领秀人才”称号。
第二十届中国MBA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武汉大学本科优秀教学业绩奖—研究生基础课程类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研究生教育贡献院长奖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专业硕士最受欢迎教师
编审经历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论文评审咨询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及其后绩效评估专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及其成果鉴定专家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评审专家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评审专家
湖北省科技厅评审咨询专家
武汉市科技局科技咨询专家
《管理学季刊》,评审委员会委员
《管理世界》,匿名审稿人
《南开管理评论》,匿名审稿人
《管理评论》,匿名审稿人
《管理学报》,匿名审稿人
《管理工程学报》,匿名审稿人
《商业经济与管理》,匿名审稿人
《武汉大学学报》,匿名审稿人
《珞珈管理评论》,匿名审稿人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匿名审稿人
《Human Relations》,匿名审稿人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匿名审稿人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匿名审稿人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匿名审稿人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匿名审稿人
《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匿名审稿人
《Management Decision》,匿名审稿人
AOM年会,审稿人
IACMR双年会,审稿人
专业组织会员与资格证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智能制造与数智生态系统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中国式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湖北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技术与创新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孵化与创新生态分会理事
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会员
美国管理学会(AOM)会员
主要论文及书籍
代表性英文期刊论文
1. Team polychronicity elevation hurts team performance more under time pressure: The mediating role of process conflict.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25, 189.(学院英文B+)SSCI检索
2. Fostering team adaptivity under uncertain 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decision-making under paradoxical leadership.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24, online.(学院英文B+)SSCI检索
3. Learning to Integrate Conflicts: Paradoxical Leadership Fosters Team Innov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23, online.(学院英文B+)SSCI检索
4. Helpful or Hurtful? A Study on the Behavior Choice of Bystanders in the Context of Abusive Supervi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 2023, 34(3), 623-643. SSCI检索
5. The Niche and Value Creation Mechanism of the Innovation Ecosystem of Crowd Innovation Space: A Multi-Case Study.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2024, 36(12): 4715-4729. SSCI检索
6. The Mixed Blessing of Leader Sense of Humor: Examining Costs and Benefi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8, 61(1): 348-369.(学院英文A)SSCI检索
7. Good Actors but Bad Apples: Deviant Consequences of Daily Impression Management at Work.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18, 103(10): 1145–1154.(学院英文A)SSCI检索
8. Why So Serious? A Laboratory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of the Link between Morality and Hum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9, 117(4): 758–772. (心理学领域著名A类英文期刊之一)SSCI检索
9. Polluted Work: A Self-Control Perspective on Air Pollution,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and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17, 143: 98-110.(学院英文A-)SSCI检索
10. The Role of Moral Decoupling in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19, 153: 27-40.(学院英文A-)SSCI检索
11. Meeting the Need or Falling in Line? The Effect of Laissez-Faire Formal Leaders on Informal Leadership. Personnel Psychology, 2019, 72(3): 335-487.(学院英文A-)SSCI检索
12.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Cheating Configurations on Team Creative Performance: A Social Impact Theory Perspective. Personnel Psychology, 2024, 77: 595-620.(学院英文B+)SSCI检索
13. Effects of Team Proactive Personality on Team Creativity through Team Promotion Focu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Leader Mindful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accepted. (学院英文B+)SSCI检索
14. Integrating nonmarket and market action, response, and initiating firm performance in competitive dynamics. Management Decision, 2015, 53(3): 512-532.
15. Exploring the Dark Side Effects of Visionary Leadership—A Dual-Path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 and Affection, Management Decision, 2024, 62(3): 788-814. SSCI检索
16. How Do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at Different Levels Promote Business Growth: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 2024, 18(3): 755-784. SSCI检索
17.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 and Destructive Voice: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Moderating Effect of Supervisor Emotional Suppor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22, 135: 1-17.(学院英文B+)SSCI检索
18. Integrating nonmarket and market resources, strategy and performance in Chinese enterprises: A review of the field and a resource-based empirical study. Asia Pacific Business Review, 2016, 22(2): 220-237. SSCI检索
19. Why and When Employees Like to Speak up More under Humble Leaders? The Roles of Personal Sense of Power and Power Distance.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19, 158(4): 937-950. (学院英文B+)SSCI检索
20. Under Pressure: LMX Drives Employee 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 via Threat Appraisal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24, 195: 799-812.(学院英文B+)SSCI检索
21. Linking Perceived Overqualification with Task Performance and Proactivity? An Examination from Self-concept-based Perspective.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20, 118: 199-209.(学院英文B+)SSCI检索
22. Why and When Leader Humility Promotes Constructive Voice: A Crossover of Energy Perspective. Personnel Review, 2020, 49: 1157-1175. SSCI检索
23. Mercy does not hold the army: A study on the dark side effect of benevolent leadership.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2024, 37(1): 133-149. SSCI检索
24. Institutional Determinism and Political Strategie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Business & Society, 2009, 48(3): 284-325. SSCI检索
代表性中文期刊论文
1. 卫武,中国环境下企业政治资源、政治策略和政治绩效及其关系研究,《管理世界》,2006,(2)。
2. 卫武,夏清华,资海喜,贺伟,企业的可见性和脆弱性有助于提升对利益相关者压力的认知及其反应吗?——动态能力的调节作用,管理世界,2013,(11)。
3. 田志龙,高勇强,卫武,中国企业政治策略与行为研究,管理世界,2003,(12)。
4. 卫武等,我国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政治关联性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4,(4)。
5. 卫武,企业非市场与市场资源、策略及其绩效的整合互动,《中国工业经济》,2008,(3)。
6. 卫武等,基于政府角色转换的企业政治资源、策略与绩效之间的相互影响,《管理科学学报》,2009,(2)。
7. 卫武,赵鹤,团队时间领导与团队创新行为:基于团队从工作中的心理解脱的视角,《南开管理评论》,2018,(4)。
8. 卫武,企业非市场与市场行为及其竞争特点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9,(2)。
9. 卫武,张鹏程,刘明霞,不同主体层次中组织的知识转化二维结构及其前因变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南开管理评论,2012,(2)。
10. 卫武等,中国环境下的跨国企业市场与非市场战略、策略以及战术间的关系,《财贸经济》,2009,(7)。
11. 卫武,刘明霞,不同主体层次中组织知识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12,(1)。
12. 卫武,倪慧,工作家庭冲突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影响——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身份认同理论的视角,《管理工程学报》,2020,(1)。
13. 卫武,黎金荣,刘霞,COR理论与SOC模型整合视角下正念对工作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管理学报》,2023,20(6)。
14. 卫武,徐和衍,众创空间的政策反馈研究,《管理学报》,2024,(5)。
15. 卫武,赵璇,胡翔,基于社会嵌入视角的企业可见性和脆弱性对利益相关者压力的反应,《预测》,2018,(1)。
16. 卫武等,各主体层次知识资本化模式:多重案例研究,《科研管理》,2012,(8)。
17. 卫武等,不同主体层次中组织的知识转化结构维度,《科学学研究》,2009,(10)。
18. 卫武,基于“Meta分析”视角的企业社会绩效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管理评论》,2012,(4)。
19. 卫武等,多元时间观情境下团队时间领导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管理评论》,2021,33(4)。
20. 卫武,黄昌洋,张琴,消极情绪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自我控制视角,《管理评论》,2019,(12)。
21. 卫武等,模范员工与反生产行为——自我控制的视角,《科研管理》,2021,(10)。
22. 卫武、赵鹤、肖德云,组织学习与企业预测能力——基于组织注意力视角,《科研管理》,2019,(2)。
23. 卫武,左焦杰,在孵企业在众创空间中网络嵌入对其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软科学》,2023,(11)。
24. 卫武,杨天飞,温兴琦. 基于初创企业发展周期的众创空间服务与角色,《科学学研究》,2021,39(9)。
25. 卫武,徐和衍,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众创空间政策文本分析,《科研管理》,2024(2)。
26. 卫武,黎金荣,共情型领导如何影响员工工作幸福感——基于认知-情感双路径机制,《经济管理》,2024,46(9)。
27. 周伟,邝林珍,卫武,江宏飞,企业国际化对海外子公司生存风险的影响研究,《管理学报》,待刊。
28. 倪慧,卫武,众创空间的战略行动与竞争优势——注意力基础观的视角,《管理评论》,2023,35(10)。
29. 赵鹤,张弛,卫武,李博,人格特质视角下团队时间领导的形成机制研究,《管理工程学报》,待刊。
30. 卫武,黎金荣,员工正念如何影响不道德亲组织行为:自我调节理论的视角,《商业经济与管理》,2023(5)。
31. 卫武,企业非市场策略体系模型——基于诺基亚公司的案例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已被人大复印资料2008年第3期全文转载)
32. 卫武,何敏,跨层级组织知识转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知识资本的中介效应,《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9)。
33. 卫武,赵璇,画布视角下不同类型众创空间的商业模式:一个多案例比较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8(9)。
34. 卫武等,企业政治绩效评价系统模型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5)。(已被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第8期全文转载)
35. 卫武等,企业政治行为:经济与组织对其影响的研究,《管理科学》,2004,(3)。
36. 卫武等,基于R&D-市场营销界面管理的流程再造,《管理科学》,2003,(5)。
37. 卫武等,个人、团队和组织层次知识转化对绩效的影响,《情报杂志》,2009,(9)。
38. 卫武,企业战略性活动中的政治行为与利益,《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1)。
39. 卫武,企业非市场策略的决策过程研究,《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40. 卫武,个人、团队和组织层次知识的资本化过程,《图书情报工作》,2009,(16)。
41. 肖德云,谢豆豆,田雨,卫武,双元创新视角下制造业服务化跨层次机制研究,《软科学》,2019,(7)。
42. 卫武,黄苗苗,中国众创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
43. 卫武,徐和衍,石永东,众创空间运营绩效影响因素的协同作用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76(4)。
44. 卫武,倪慧,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网络的强弱关系分析,《科学管理研究》,2020,(2)。
45. 石永东,蓝雅,刘榆潇,卫武,贺远琼,宽容的创业文化对再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科学学研究》,2022,40(7)。
46. 杨中华,卫武,基于关系强度理论的集群网络知识流动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09,(6)。
47. 杨中华,卫武,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产业集群社会资本评价,《华东经济管理》,2009,(12)。
48. 庄芳丽,李永周,卫武,社会资本视野下的产业集群知识获取,《情报杂志》,2009,28(3)。
49. 张鹏程,刘文兴,卫武,家长式领导和组织价值观对成员知识活动的影响机理,《管理科学》,2010,23(2)。
50. 卫武,易志伟,高管团队异质性、断层线与创新战略——注意力配置的调节作用,《技术经济》,2017,(1)。
51. 卫武,解济美,开放战略演化下的商业生态系统:基于腾讯的案例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20,(20)。
52. 杨中华,庄芳丽,卫武,国内外知识链研究进展,《科技管理研究》,2009,29(6)。
53. 卫武,企业政治行为呼唤新型政企关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1月11日。
54. 卫武,陈正熙,构建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理论体系,《前线》,2022,(9)。
55. 温兴琦,王海军,卫武,“一站到底”还是“到站下车”? 院士工作站转型升级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21,39(2)。
56. 温兴琦,卫武,覃谊,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3-08
57. 温兴琦,卫武,梁蕴资,优化政策促进我国产业技术研究院高质量发展,《科技中国》,2022,(1)。
58. 肖德云,刘俐君,卫武,政商环境、双元创新战略耦合对创新生态绩效的影响研究,《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6)。
案例及实践型论文
1. 卫武,喻军,为什么985、211的名校毕业生会去当流水线上的卷因工人?《中欧商业评论》,2021-07-16。
2. 卫武,陈正熙,管理学者的道德责任——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工商管理学者之家》,2020-04-30。(入选《管理世界》杂志,李志军、尚增健主编的《如何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经济管理出版社,2021年4月)
3. 卫武,陈正熙,万马齐喑究可哀:如何促进员工建言?《工商管理学者之家》,2020-08-14。
4. 卫武,喻军,自由放任型正式领导者的功过是非,《工商管理学者之家》,2020-06-10。
5. 卫武,赵舒,领导幽默感,是利还是弊?《工商管理学者之家》,2020-09-25。
6. 卫武 等,王谢堂前燕,飞入百姓家:学术科普文的改编之路,《工商管理学者之家》,2020-12-11。
7. 五行修炼法:中国中药雇主品牌重塑之路,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入库案例,2023年
教材
卫武主编,《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经管系列),2013年
专著
卫武,《企业政治策略与企业政治绩效的关联性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卫武,《不同主体层次中组织的知识转化及其绩效影响:基于知识资本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卫武,赵鹤,赵旋,《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压力的认知及其反应:基于注意力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
科研项目
纵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情型领导的概念内涵、形成机制及其多层次影响效应研究:基于人工智能情景》,项目主持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众创空间培育机制及发展策略研究》,项目主持人。
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不同主体层次上组织的知识转化及其绩效的影响:基于知识资本视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项目主持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压力的感知及其反应研究:组织注意力的多层次视角》,项目主持人。(评价为“优秀”)
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我国企业政治策略与行为及其对政企关系影响的理论研究》,主要参与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我国专业化众创空间及其全链条创新创业孵化体系研究》,项目主持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我国企业非市场策略与市场策略的互动整合:基于战略管理的案例与实证研究》,项目主持人。
武汉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企业社会绩效测量与评价体系研究》,项目主持人。
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自然科学):《动态环境下组织知识转化、知识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项目主持人。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企业政治策略与企业政治绩效的关联性研究》,项目主持人。
武汉大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文社会科学应急研究专项:《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下紧急物资供应链体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项目主持人。
教改项目
武汉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项目:《联合利华与宝洁的结构重组之路》,项目主持人。
武汉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管理理论专题》,项目主持人。
武汉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课程:《管理学》,项目主持人。
“武汉大学通识3.0”:《管理学原理》,项目主持人。
武汉大学研究生研究学分课程建设项目:《领导力研究前沿理论》,项目主持人。
武汉大学示范课堂建设项目:《管理学原理》,项目主持人。
武汉大学研究生导师育人方式创新项目:《领导力与创新发展专题学术研讨会》,项目主持人。
武汉大学本科教育质量建设综合改革项目子项目:《管理研究方法》示范课堂建设,项目主持人。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区域产业集群的湖北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参与人,排序第二。
扫描二维码关注学院官方微信获取最新动态
地址:中国 武汉 武汉珞珈山 电话:027-68752883 传真:027-68754150 学院邮箱:https://www.tianmijie.com 学院纪检邮箱:https://www.tianmijie.com 版权所有©2024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唯一Best Platform 鄂ICP备05003330号